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三下乡|青春实践行,乡野见真知

2025-08-11  点击:[]

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经管学子们有哪些心得体会吧!


2024级财务管理二班蔡丹

这次“青春筑梦三下乡,情暖夕阳敬老行”实践活动,是一次让我内心深受触动的经历。从前期准备到活动开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意义,也让我对“敬老爱老”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作为负责主持和节目统筹的一员,活动前的策划与排练虽然忙碌,但当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文艺汇演中,当《外婆的澎湖湾》的旋律响起,几位老人跟着轻轻哼唱,眼神里满是回忆,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音乐和陪伴能跨越年龄,带给他们温暖。而大家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老人们眼中的激动与自豪,也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深厚的家国情怀。

当地团委和敬老院对活动的肯定,让我觉得这次付出格外有价值。这次实践让我懂得,青年的责任可以体现在点滴小事中,用真诚的行动去关怀老人,就是在践行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未来,我会把这份温暖记在心里,用更多实际行动去关注身边的老年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2023级电子商务一班胡奇鹏

七月的赣东北乡野,稻浪翻滚着金色的热浪。当我踩着毛村镇中学操场边的青草,看着教学楼墙面上层层叠叠的奖状——从2011年的“先进单位”到2019年的校园排球比赛冠军,突然明白:乡村教育的模样,从来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在这些被阳光晒得发白的荣誉、被粉笔灰染黑的指尖,以及被孩子们笑声填满的教室里。

三天的实践像一场沉浸式观察。我们跟着李老师走进教室时,她正用略显陈旧的投影仪讲解几何题,窗外的蝉鸣时不时钻进课堂,却没打断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我们不仅是老师,更得是他们的‘临时家长’。”李老师的话在访谈时反复回响。她的办公桌抽屉里,一半是教案和批改到深夜的作业,一半是创可贴、退烧药和孩子们的“心里话本”。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乡村教育”四个字背后,是无数教师用青春搭起的桥梁,是泥土里扎根的希望。我们记录下的不只是一份份问卷数据,更是那些在晨曦中打开校门、在暮色中批改作业的平凡身影。而作为新时代青年,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身影被更多人看见,让这座桥梁被更多人守护——因为教育的公平,从来都始于对每一片土地的尊重。


2022级财务管理三班向琦

在乡土间读懂责任与成长,这个暑假,我参与了“移风易俗 美丽乡村”志愿服务与企业实践学习活动,短短几周的经历,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鲜活的理解。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走进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意义,帮村里设计“文明家庭”评比栏。起初,不少老人觉得“老规矩不能破”,但当我们结合身边案例算清“人情账”,看着村里红白喜事开销降了一半,大家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这让我明白,移风易俗不是否定传统,而是用更贴心的方式守护乡土温情。

企业实践环节,我们参观了助力乡村的电商平台。看着直播间里的土特产飞向全国,听着负责人说“一根网线能让土地里的汗水变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我真切感受到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这让我意识到,青年的责任不仅是走进乡村,更要带着创新思维为乡土注入活力。

这段经历教会我:美丽乡村的建设,既要守得住乡愁,也要接得住时代。未来,我愿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做乡土与时代的“牵线人”。


编辑/廖航瑜

责编/严欢怡

一审/姚语慧

二审/廖航瑜 李浩 张瑶

三审/谢媛



上一条:直击|“研”途有荫,瓜香载意——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送清凉,情暖留校备考生 下一条:三下乡|“第二课堂”进乡土,启智润心助振兴

关闭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邮编:421002  联系电话:0734-3456039  邮箱:gfzx@hynu.edu.cn 

版权: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