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七月,蝉鸣枝头
一路向前,无欲无惧
青春活力的他们,深入基层
了解当地各村现状
稚嫩的他们,倾听农民的故事
在这里感受、成长、改变
让我们一起随他们走近三下乡
听听他们的心声

我院“三下乡”电商精准扶贫小组的队员们已在前往大圩镇龙门村、庄稼村、大村村、草皇村、靖边营村五个村的路上了,即将开展走访调研,深入基层一线聆听、探寻方方面面,倾听最真切的声音,感受最真实的故事。
龙门村

队员们向村支书,了解当地种植农产品的基本情况

他们来到砂糖橘果苗种植地,地察果苗种植技术
在农产品种植基地调研中得知到他们之前的农产品有过网络营销,但苦于操作不熟练,没有专人管理,所以并没有看到很大的成效。村支书热情的招待我们,包括在路上和小朋友们打招呼时,他们脸上露出的纯真笑容,很戳心!他们真的很淳朴。
随后,村支书带领我们去至其他种植基地进行调研。得知农产品种植地面积广,产量高,果真辛勤劳动获得的成“果”更甜!
近距离的接触农户,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事情。
@骄杨
- 庄稼村 -

高高的柴草垛袅袅的炊烟,是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

屋垛与屋垛之间的洗澡间,洗澡之际听闻蛙叫蝉鸣

扶贫攻坚的一手资料 ,是脱贫致富的指战方针
叮铃铃,电话响起起,庄稼村的支书已经在约定的地方等我们了。一路上绵延的山路,宜人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支书热情的带领我们来到村里的梯田葡萄基地,当问及葡萄的产量和收入时,负责人表示:我们缺乏技术和销售的平台,所以我的收支刚好持平,要是你们能够给我们技术的支持或者帮我拓宽销售平台就好了。
我在心中默念叔叔我会尽力!走到居民的家里,简陋的条件甚是揪心,屋垛与屋垛之间的洗澡间,土坯结构的房屋,眼神迷离的孩子。一切都化为扶贫攻坚的动力。
@诗瑶
- 大村村 -

献上我们的关爱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长满青草的破旧房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仍有人继续坚守初心,热爱着这片土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生他养他的水土。
我坚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电商精准扶贫小组将帮助村民们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而不是被迫外出务工。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我由衷地希望这里的居住环境,人们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改善。
@雨霏zhou
- 草皇村 -

你们的笑是我们最大的感动

走近农户家庭,观察家畜养殖情况

通过与村民亲切地交流,队员们初步得知本村基本情况
通过昨天整理的资料发现草皇村的基本情况较为贫困,本地人口一共有225户,脱贫户口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人均年收入不超过3000元。
在此期间,我们探访了一位革命老兵战士。他现在也是属于贫困户,交流中了解到他之前当任过农村支部书记16年,也有过扶贫的想法,但是无奈于当时的交通以及通信。
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应该利用自己的所学,帮助大家脱贫致富。
@刘惠、谢凌
- 靖边营村 -

高龄爷爷娓娓道来,外出打工子女的故事

闻天然空调而来,听村中人述水洞故事
村庄占地面积不大,存在着明显的以书记家地理位置为分割线的上下贫富差距:向下是小别墅、正在修建的房屋,屋外的大坪里停放有越野车和摩托;向上是清一色简陋的黄泥土房,不过向上有一个蕴含水资源的洞口,里面有一些娃娃鱼等鱼类,作为食材,味道鲜美可口,洞口的温度冬暖夏凉,村民会聚集乘凉 ,偶尔也会有隔壁村民过来。
靖边营村地理位置距离广西仅两三公里的路程 ,村民们会早起前往赶集点卖自己种植的小菜,收入普遍为30-40元,如果情况不好,有时会干站一天空手而归。
@于晴、世豪
最好的青春遇上了最纯粹的时光
那些相遇时的美好
已写进每个人的心里
成为我们永久的珍藏
背上那多了几分温暖的行囊
我们,继续前进